许 | 鸿 | 飞 | 的 | 艺 | 术 | 世 | 界

一 文化年鉴2016,许鸿飞作为唯一艺术家登榜 一

一一

2017-01-11 22:37:08  来源:本站


2016年,中国文化界涌现了不少人物,他们在文化界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域,引领文艺风潮走向一个新的维度,自身也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化坐标。

2017年初,《南方都市报》参考2016年度国内文化界的影响力、话题度等各方因素,盘点出十一位年度文化人物。其中,2016年故去的世纪老人杨绛、在艺术拍卖市场呼风唤雨的王中军、年内搬上大屏幕而引起话题不绝的《我不是潘金莲》原作者刘震云、

凭借《北京折叠》摘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的80后女作家郝景芳等文化界话题人物一一上榜。

当中,最让人瞩目的莫过于唯一一位登上榜单的国内艺术家许鸿飞。2016年,许鸿飞继续带着他的“肥女”雕塑周游列国,将讲述着中国故事的雕塑作品带到维也纳、秘鲁等地。他所创造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一时的话题性,而是一种文化观念的颠覆和对外输出。从美学的角度而言,他“篡改了关于传统女性审美的所有陈见,打破以瘦为美的话语霸权”(《南方都市报》评语);而从文化外交的角度,他“让所有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游客,认知中国正在发生的艺术现象”(《南方都市报》评语),让“作品与各个世界文明发源地产生共鸣”这并非许鸿飞第一次登上文化年鉴的榜单,可见“肥女”巡游世界这项对外文化交往的工作他一直在推广,而所产生的影响力也一直在延伸、叠加。

以下,请看《南方都市报》的完整介绍——


信息炸裂时代

    智识分子是破茧而出的黎明之子,

    他们根植历史与社会,驾驭数据和理性

    用科学、艺术与文学的利器

    廓清认知的薄岚

    他们培育新的常识、新的习惯、新的态度和新的感性

    为阡陌纵横的文化版图树立起坐标

    他们是抵抗虚无和陈腐的角斗士

    他们的名字,不仅停留在2016

    而将属于更宽广的时间的序列


许鸿飞:人间烟火离艺术有多远

    许鸿飞的“肥女”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崭新符号。“肥女”是工业文明的对立物,和自然一样野性充盈,她们也是规约和定见的颠覆者,代表了肉体追求快乐的意志。

    罗兰·巴特说,葛丽泰·嘉宝的脸是理念,奥黛丽·赫本的脸是事件。这句话的意思是,嘉宝的面孔以堪称完美的线条组合成一种美的神格,而赫本孩子气的面孔 带有小猫一般的气息;嘉宝的美以理念的方式存在,而赫本属于人间。不妨类比,如果在雕塑的世界里,米洛的维纳斯是关于身体的理念,那么是否可以说“肥女”是美学上的一次偶然事件?

    裸露的身体象征原初和情欲。当肥女横空出世,便篡改了关于传统女性审美的所有陈见,打破以瘦为美的话语霸权。许鸿飞选取的“肥女”姿态像是快门式的随意截取,带着脂肪暗示的形体,兼容了翡翠这种昂贵材料,更显丰腴、莹润之美。观者仿佛能感觉到一股潮湿热气中,肉之繁花在绽放。

    然而,“肥女”本身无意成为女性美的新弥赛亚。甚而并不承担界定美丑的义务。“神明原创之物独立于一切意义之外。”如同一片田园风景有它的自足性,肥女作为自然之物本身在美学上已完全自足。

    格林伯格总结,当艺术所模仿的现实甚至不再大体上吻合普通人所认知的现实时,艺术成为阳春白雪这一点才变得陈腔滥调。由此看来,肥女群像对具体生活场景、市井日常的不断反复挖掘,似乎形成了对当代雕塑的一次戏谑式颠覆。

    旧瓶新酒,新瓶旧酒。时代需要变,而许鸿飞的变数是不一样的态度。肥女或在滑板上腾空而起,或驾着重型机车驰骋,逗猫、带娃……他自由,随意,信奉艺术要好玩。在许鸿飞2016年的多件新作中,包括一件“阵容强大”的《肥宴》。他似乎在有意让他的肥女们揭示更多元的主题。18个“肥女”分享饕餮美食的夸张场面,人物众多,极具民间喜剧效果。

    这件作品回归饮食与生活趣味,然而,人间烟火离艺术又有多远呢?许鸿飞肆意玩乐,形成了一次艺术对写实主义、嘈杂世态的致敬,一次对艺术与大众之间特定生活关系的重新审视。在“民间意识”的底色衬托之上,许鸿飞提出的并不是一个美学问题,甚至不是身体哲学问题,而是一个创作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许鸿飞把作品带到了巴黎卢浮宫、佛罗伦萨美第奇宫、北京紫禁城、伦敦市政府广场、米兰世博会……

    许鸿飞期待自己的作品与各个世界文明发源地产生共鸣。从每次国外展览的场地来看,不是在著名城市的地标处,就是在世界性的博览会,而且都是在人头涌涌的公共空间。用他的话来说,是要“让所有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游客,认知中国正在发生的艺术现象。”

    什么谓之“中国的艺术现象”?回答这个问题,得先回顾过去二十年中国艺术在西方世界中的形象。上世纪80到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曾以一种“视觉他者化”的策略建构了一系列“中国形象”的视觉符号,使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艺术话语之外提供了一种独特、新鲜的视觉经验。彼时,中国作为他者于西方以一种强烈的意识存在,并决定了中国被观看的形态。

    这种情况下,“中国艺术家,就应该做出这样的中国艺术”免不了反过来变成艺术家潜意识里的自我限制,落入“自我东方化”的命运。而创作的真正自由,要从放弃西方对中国艺术家的期待开始———这一意识逐渐苏醒过来。

    肥女形象在保留东方面相的同时,以生活化、风趣化的形象符合人类的共鸣,即快乐的普遍情绪,肥硕饱满乃富足生活的象征。通俗易懂的语言跨越文化的沟壑,让来自不同背景的观者一同在这个“肥女人”面前开怀大笑。许鸿飞提供的恰恰是一种“政治波普”外的中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