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 鸿 | 飞 | 的 | 艺 | 术 | 世 | 界

一 许鸿飞: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品是根本 一

一一

2018-04-17 10:53:31  来源:文化月刊


大地春回天正暖。在新时代的春天里,2018年3月3日至3月20日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今年的两会具有特殊的意义,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8年不仅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的两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历史起点,对于未来五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府工作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话,如今更是成为激励文艺工作者的行动指南。
在民族复兴、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关键期,文艺界委员针对当下文化热点、文化改革、文化创新发展等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为未来5年文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
从部长通道到代表、委员通道,从遗产保护利用到文化“走出去”,从戏曲振兴到文旅融合发展,从传统文化创新到数字文化发展……社会各界对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热议为文化发展带了春风暖阳,我们对于文化强国建设有了新期待。
“本期关注”中,我们与部分文艺界委员面对面对话,聊一聊当下文化热点和委员们关心的议题,听听委员们的好声音,并附上委员们向大会提交的有关提案的摘要或部分要点,以期激发思考,砥砺奋进。


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多元化,全面增加国际影响力


许鸿飞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雕塑家


尽管多年以来,国家一直都很重视对外文化交流的促进和扶持,但政府层面的援助往往只是局限于对团体、单位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以由文化部成立、中央财政拨款的国家艺术基金为例,自2014年至今,5年期间“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立项共705项,当中仅“书写的艺术——鲁迅手稿展”属于个人展示(且在国内举办),其余无一例外均为团体的演出和展示。这凸显出目前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多元化策略,政府层面在个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的现状。
群体展演或能代表一派风格,但并不能使其成员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在国际上打响知名度,反而会使其相互削弱影响力,难以产生持续的国际影响力。纵观中外文化艺术史和当今国际艺术大家的成功个案,诸如罗丹、毕加索或者张大千、朱铭等,都是以个人影响力征服世界观众,成为国家文化标杆和文化名片,从而为国家和民族赢得荣耀,这正是文化软实力最好的输出形式之一。
资金的匮乏直接导致个人文化艺术走向国际举步维艰。针对以上对外文化交流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建议政府制定鼓励个人对外文化交流的相关方针政策,促进个人的文艺活动走向国际,促使优秀的中国艺术家勇敢、自信地独闯国际舞台,成为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标兵。二、政府成立支持个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基金,向个别艺术造诣高且具有成熟项目方案的文艺界精英提供资金援助,为其走向国际夯实经济基础,成就世界级的中国艺术大师。三、通过成果展示,总结个人走向世界的成功经验。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形成通过“团体+单位+个人”的多元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多层面、全方位地影响世界,形成中国文化大格局。

《文化月刊》:文化“走出去”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如何更好地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不同民族与文化地域的人民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许鸿飞:当艺术品被投放到陌生的文化语境下,必然会受到不同文化眼光的审视和挑剔。即便文化会有差异,情怀却可以共通。当作品可以打动欣赏者,使之与作品中所讲述的故事、情感产生情感契合,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则会消弭。

我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关键还是回归到作品本身的叙事中。讲故事的手法、故事的内容、表达的情感到位了,自然能跨越民族和文化,获得更多的认同。

《文化月刊》:您曾举办一系列国际巡展,走过很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当地的走访、参观与艺术交流,您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许鸿飞:展览一方面是文化的传递,我们只有更积极地走出去,才能更全面地反映我国文化艺术新面貌,我通过这几年参与对外巡展交流,感觉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对中国的认知较为碎片化,甚至有误解和误读。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在交往中吸收与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中华文明能够生生不息一个原因就是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我们只有兼容并蓄,才能让艺术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保持活力。比如我的雕塑作品《肥女》系列讲的是人的欢乐情怀,我会通过在展览中对受众近距离观察,将他们对快乐的情感体验重新反馈到创作中。不间断的巡展,使我迸发出不绝的创作灵感,吸收新的创作元素,产生新的作品。






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紫禁城站


《文化月刊》: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对外文化交流还需注意哪些问题?

许鸿飞: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对于对外文化交流无疑是难得的机遇。文化“走出去”能够不断扩大中华文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认为借此机遇,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形成具有文化影响力、持续性的交流活动是关键。一方面,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比较欠缺,在对外交往中接洽、商谈、交流等还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往中,深入学习当地政治、文化、宗教文化等知识,尊重当地社会法律和民族生活习惯。在交流中我们不应一味输出自己的艺术观,而是应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吸收其优秀的部分,运用于自身的创作当中,做到“求同存异”,用与他们共通共融的艺术语言在作品当中加以呈现,这样才能与当地观众产生艺术文化的情感共鸣。

《文化月刊》:作为雕塑家,您怎么看待当今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塑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许鸿飞:公共艺术是伴随城市发展而诞生的。中国当下的城市发展速度飞快,城市雕塑伴随城市发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良莠不齐的现象显而易见。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艺术性是并存的,国内城市雕塑或高高在上或缺乏创意。我认为首先在城市雕塑的规划上应该更为严谨,对于一件作品是否适合放置在该公共空间,在确定之前是需要听取不同的声音。此外,国内城市雕塑的建设仍以工程的形式进行,若采取艺术品收购的方式将更能保证城市雕塑的艺术性。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应该充分了解本地文化的特点,不能人云亦云。一座城市的雕塑是当地城市文化特色与品位的象征,小到城市的每一个空间也要尽量体现出与该地城市雕塑作品的匹配性。





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伦敦站


《文化月刊》:目前国内各种展览活动的举办存在哪些问题?

许鸿飞:作品是根本,展出形式、场地的选择都是一场展览能否产生影响力的关键。相比组织策划,我认为艺术家最重要的是要有敢于冒险的执行力。另外,一个艺术家的创作作品要能够反映当下民众生活,一定要接地气,作品要有生活的趣味和人情味,这样才能吸引大众来关注欣赏。艺术家的创作要具有持续性,不断推出新的作品,形成展览的常态化,这样才能引起业界和大众对艺术家本人及其作品的持久关注度。再有,一些展览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少学术和艺术深度,应注意的是,首先展出的作品应是艺术家花费大量心血去创作的精品力作;其次展览要汲取广泛的意见,接受不同的批评并认真反思,这样才能在创作中不断进步。

《文化月刊》:如何培养青年人才?

许鸿飞:当代年轻艺术家拥有的客观条件相对过去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作为院长,我更乐意以自身的艺术活动经验去感染他们,艺术需要独立的思考能力,艺术创作更需要一以贯之的执行力。青年人更要大胆地尝试变革,拓展创作空间,发挥个性化思维。另外,现在很多青年艺术家对于生活的观察与体悟还不够,善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捕捉艺术灵感,在艺术创作中也很重要。青年人在艺术的探索道路上遇到困难、陷入迷茫是正常的,但要有恒心,有耐心,艺术创作不应过于功利化。国家和社会应该制定出台更多支持青年艺术家创作的政策并辅以相应资金支持,给予他们充分的创作保障和广阔的成长平台。在艺术修养上,青年艺术家还要不断学习与研究理论知识,向大家学习,汲取经验,这样才能有基础与底气去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