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 鸿 | 飞 | 的 | 艺 | 术 | 世 | 界

一 《中国文化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许鸿飞 一

一一

2019-03-07 18:29:08  来源:本站

小编记,3月6日《中国文化报》对广州雕塑院许鸿飞院长的艺术创作,世界巡展之路和艺术风格做了全面分析报道。







以艺术之名开启交流之窗

——记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

李荣坤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雕塑家许鸿飞积极做好社会考察和调研,不断深入了解社会文化建设,为建言资政积累经验;作为艺术家,5年来,他携“肥女”雕塑作品跨越世界五大洲14个国家的28个城市,成功举办了31场巡展,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生动、亲和的文化交流之窗。做好社会调研 为两会建言献策,许鸿飞在2019年全国两会的提案中提出,要设立“金湾奖——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季”,通过连续的活动,组建全民参与的文化赛事,通过赛事集聚湾区人民的智慧,通过主题引导创作生产,从民间发掘更多文化精品、文化创意和文艺人才,打造一个文化艺术界的有影响力的大奖。过去一年,许鸿飞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广州荔枝湾非遗园区和珠三角地区文创产业园区进行文创产业调研,到云浮进行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作为文化专家前往雄县昝岗镇对雄安新区进行文化建设发展调研;深入到云南偏远山区、广东翁源县等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调研……一系列的考察调研,让许鸿飞对社会文化建设有了深入的了解,为他的建言资政积累了经验和素材。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一年,许鸿飞从艺术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认真履行职责。“肥女”和“世界巡展”是与许鸿飞紧密相连的两个重要符号。悉尼歌剧院广场、墨尔本联邦广场、巴黎卢浮宫、佛罗伦萨美第奇宫、伦敦市政广场、土耳其博斯普鲁斯广场、柏林大教堂广场、洛杉矶市立大公园、西班牙萨拉曼卡市马约尔广场、北京太庙……多年来,许鸿飞一直自觉地做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工作,被海外友人称为“友好的文化使者”。“肥女”在岁末年首送祝福。春节前后,世界各地都在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而举办各类活动,许鸿飞用雕塑这一世界共通性的艺术语言,带去“肥女”的欢笑,为海外民众奉上亲民、文艺的雕塑展,将中国故事娓娓道来。20181218日,“2018广州文化周——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希腊站”在希腊的萨洛尼卡市举办, 15件“肥女”雕塑作品分别在萨洛尼卡市著名景点——白塔、码头和古城墙亮相。当市民看到“肥女”时都喜出望外,马上被“肥女”的快乐感染,情不自禁地走近“肥女”。希腊中马其顿大区副省长亚历桑德罗·桑诺斯指出,艺术展览是增进两国交流最好的方式,并表示很荣幸萨洛尼卡市的展览可以作为许鸿飞世界巡展中的一站。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交流合作处处长张颖表示,通过艺术展览,可以加强两地文化交流和往来。在新时代国际文化交流中,广州积极发挥枢纽作用,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走向世界舞台。随着许鸿飞的“肥女”雕塑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少国家的官方机构对“肥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想请“肥女做客”,在西班牙的展览就因此举办。受西班牙萨拉曼卡市政厅和萨拉曼卡文化知识基金会的邀请,131日,“2019广州文化周——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西班牙站”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政厅开幕。14件“肥女”作品在萨拉曼卡市8个户外广场和地标性建筑内亮相。2019年是己亥猪年,许鸿飞在展览的主题创作《肥年肥舞》中加入了生肖猪的元素,同时糅合西班牙的热舞风情,让轻快自信的“肥女”和憨态可掬的小猪一同踏着拍子同庆共舞。许鸿飞表示,中国与西班牙的文化有着某种契合点,如两者对于红色、足球及歌舞的热爱等。他解读道:“‘肥女’作为文化使者,她们对身体的自信、挥洒自如的率性,对生活的热情,这些特质既属于中国当下,也可融入西班牙。”萨拉曼卡市收藏了展览的主题雕塑《肥年肥舞》,卡洛斯·加西亚·卡瓦约市长欣喜地说:“展览让我们跨越国界,被中国所熟悉;同样萨拉曼卡的人民通过展览,也了解了中国文化。萨拉曼卡向中国开放,并希望加强文化、经济、旅游等不同领域间的联系。”为感谢许鸿飞对推动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萨拉曼卡市授予许鸿飞“萨拉曼卡尊贵来宾”的荣誉称号。展览以无声的语言吸引着当地民众络绎不绝地前来观展,并亲切地与“肥女”互动,他们通过“肥女”感受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进一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和社会面貌的巨变。这些富有感染力,带有多元性、开放性的“肥女”陪伴当地民众,度过了一个富有趣味的中国艺术年。文化自信让“肥女”走向世界。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表示,世界巡展走得不易,但许鸿飞一如既往、初心不改地坚持着,除了对自我艺术价值的自信感,还有一种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感,就是这样一种民族的文化自信支撑着他一路前行。多年来,许鸿飞自觉、积极地去做世界巡展,坚定的文化自信,让他在艺术创作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和活力。31站的世界巡展下来,可以说站站人气爆满,许鸿飞的雕塑既体现出很强的传统造型功力与技巧,又赋予了人物强烈的时代气息,形成一个紧扣时代脉搏、艺术风格鲜明的“肥女”形象。在此基础之上,“肥女”才能不受地域、民族的限制,更容易被海内外的观众所喜爱。美术史论家、《中国雕塑》执行主编宋伟光见证了“肥女”的变化和成长,对于许鸿飞的作品有着自己的见解:许鸿飞的艺术源于他对世界的理解,艺术家用特有的艺术方式叙述自己的内心世界。“肥女”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一种放松和豁达的形态,这符合广东人的生活方式。宋伟光表示:“一路走来,我看到他的作品在海外备受追捧,那些拥抱和欢呼与‘肥女’融为一体,艺术无国界。”“肥女”中的你我他。许鸿飞的雕塑独树一帜,个性张扬,极具表现力,让人过目难忘。其作品符合时代性。“肥女”充分体现了生活化、娱乐化、夸张化的特点,是大众的视角和世俗的内容,他运用诙谐的笔调,消解了以往艺术创作中的崇高感及纪念碑性,回到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其创作手法又充满了戏剧性,是一种令人猝不及防的呈现,观者的内心也必定受到震撼。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表示,许鸿飞的作品所到之处,都能引起一阵不小的波澜,首先是其雕塑放置在公共空间里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和冲突,造成一种张力。其次,“肥女”的身份很关键,她代表的是普罗大众,她就是城市里最普通的一个妇女、一个少妇,或者是一个姑娘,这种身份拉近了观者与“肥女”的距离,在看“肥女”的同时,也是在看自己,“肥女”像一面镜子,那是日常最普通的生活,观者在“肥女”前获得一种共鸣。艺术始终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2019年许鸿飞的艺术之旅会走得更深入、更广阔,他受邀将携“肥女”亮相俄罗斯、日本等地。新的创作、新的精彩展览正在进行,艺术从未止步。





情感的符号——许鸿飞“肥女”系列雕塑

毛建波

在艺术界,许鸿飞以其“肥女”雕塑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广为人知。这些丰肥的女性形象,远超过一般女性的丰满,她以肥硕的肢体,占据了庞大的体积和空间,在视觉上先声夺人,引起观者的喜爱、好奇和惊叹,从而引起人们深入探究的念头。在31次的国内外巡展中,“肥女”雕塑周围总会聚满兴奋、热情的观众,他们争相与“肥女”合影留念。这也引发专家们对艺术家及作品的关注与解读。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这些“肥女”,就是许鸿飞雕塑艺术的一个符号。从符号学美学的角度说,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形式,其功能是为生命情感构建表现性的形式。因此无论是文森特·梵高那些色彩显得晦暗的《吃土豆的人》,还是色彩鲜艳、笔触旋转的《星空》这样的画面,都是艺术家梵高借由艺术形式传达给观众的内心情感,因此这些色彩、笔触就形成梵高的艺术符号。故而,符号论美学认为,符号只有“表现情感的经验”,才能“成为表达意味的符号”,所以不管艺术家采用什么样的符号,它只有表现情感的经验,才能成为艺术符号。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一穷二白,到今日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勤劳节俭的中国人民终于告别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形象,而真正显出“红光亮”的脸色。生活的丰足,使国人很快由“燕瘦”转变为“环肥”,昔日“吃过了吗”的问候语,变成“你又瘦了”的恭维。“肥女”于是乎在成为改革后开放生活富足的象征的同时,也成为许多人尤其是女性的自卑点。作为置身改革开放浪潮中的艺术家,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敏感地意识到这种借由体形的特殊性而折射出来的社会的深层变迁,以及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深刻反映了40年来中国经济的巨变。他二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肥女”雕塑的创作,将其作为艺术情感的独特载体,从而进一步使得“肥女”衍变为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符号。在人类的文化长河中,语言、神话、艺术都是人类文化的符号形式。艺术家追求独特的艺术符号本身没错,关键是如何让艺术符号具有形式的力量,并让其成为传达精神内涵的有意味的形式。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我们常会在艺术家作品中看到另一类型的符号,即“符号化”特征。当看到这些符号形象就会知道创作者。但当这些带有符号形象的艺术品由于商业性被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复制时,它就有可能不再是“表现情感的经验”的符号,而是被“符号化”和脸谱化了。这正是当代艺术家在追求自己独特审美和风格符号的过程中,要特别警惕和规避的。我想许鸿飞对此是有主动意识的。许鸿飞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受过专业的雕塑训练,有着很好的写实雕塑能力。几十年间,他从不懈怠,创作了大量的写实作品。在许鸿飞的“肥女”系列作品中,那些“肥女”形象看似写实,却是经过了艺术家巧妙推敲和重构,使其具有新的形式力量。“肥女”们表现出的一些戏谑化的动作和夸张的表情,疏离了现实中的肥胖女性形象。如“肥女”在广场溜滑板,大幅度的动作本身就给人以惊诧感,同时作品形式独具匠心,沉重的身躯与只有一个支点的滑板,造成惊险感。然而看似胖重的女子,却张开双臂,表现出一种轻盈的身姿。这些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矛盾,使作品充满张力。类似的雕塑如骑车飞驰的“肥女”、由一位瘦高男子托起的“肥女”等作品,在许鸿飞的石磨坊工作室比比皆是,这些造型本身极具张力和爆发力。这些形式使对象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中被凸显出来,使观众始而惊讶,继而认同,看后连连赞赏:“竟然可以如此?”或“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就是艺术的力量。线条、韵律、节奏、色调、造型、构成,在许鸿飞“肥女”身上共同弹奏出一曲曲和谐美丽的轻歌剧。也正因此,在许鸿飞的31次巡展中,他没有将“肥女”全部安置在相对肃穆的展厅,而是重点放置于草坪、广场等市民徜徉嬉戏之所,让市民欢快地发现她们,跟她们拥抱,与她们合影,为她们欢呼。著名哲学家、符号论美学代表人物之一苏珊·朗格曾经说过:“艺术家表现的绝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 艺术就是“要成为表达意味的符号,运用全球通用的形式,表现情感的经验”。她强调了艺术家的社会情感,我觉得适合许鸿飞。因为真正优秀的艺术,不会仅仅局限于表现艺术家个人的主观经验,还能引起社会情感的共鸣。胖,并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审美追求,但胖,又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大问题。“肥女”告诉人们,如何自信地面对自己,如何认可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情感,因此它们能引起社会的共鸣。从当代的审美追求来说,这些女性形体算不上完美,那她们美在何处?美在毫不遮掩、自自在在;美在自信自得,毫无顾忌。她们快乐地生活着,在平淡无奇的日子中过出美好的滋味。宋代江西诗派学习诗圣杜甫,全在锤炼,盟主黄庭坚作诗力倡“一字一句,必月锻季炼,未尝轻发”。推崇精心淬炼字词,由此,虽然江西诗派强调“字字有出处”,却能“夺胎换骨”,再造新境。许鸿飞的“肥女”雕塑脱胎于他的写实雕塑,是直接的,又是隐喻的;是形象性的,又是抽象的;是一目了然、直达心扉的,又是充满意味、耐人咀嚼的。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批评家)








更多许鸿飞两会媒体报道集锦,敬请继续关注石磨坊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