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 鸿 | 飞 | 的 | 艺 | 术 | 世 | 界

一 许鸿飞现象”:展览之外的更多可能性 一

一一

2014-08-17 11:29:17  来源:信息时报

 

许鸿飞现象:展览之外的更多可能性

本版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白岚 摄影 曾雨林

  广州雕塑家许鸿飞在一年时间里,从中国到世界,他的作品巡展已进行到第十一站,如此密集的展览频率,不仅导致他的知名度在社会大众中迅速提高,连出租车司机也知道他,也由此引发了艺术圈的高度关注及各种话题。此种或许可归结为许鸿飞现象。由于许鸿飞的巡展大多在国外进行,这种主动走出去的意识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关于文化走出去的可能和方式,对于许鸿飞现象的观察或许能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在许鸿飞接受本报专访的同时,我们也特别邀请了艺术活动家、诗人黄礼孩参与讨论。

  72492,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的第十一站,深入文艺复兴的腹地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的心脏美第奇宫举行。意大利有评论认为,能在美第奇宫这种具有浓郁的文艺复兴风格的艺术殿堂里,展出自己的雕塑作品,不仅需要勇气,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能够展示和表达艺术观点的能量。

  关于展览:没有刻意的安排,就这么随意地做

  信息时报:我注意到,你每次巡展的地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法国罗浮宫、悉尼歌剧院广场、墨尔本联邦广场、都灵皇宫广场、佛罗伦萨美第奇宫等。你选这些地方的想法是怎样的?

  许鸿飞:我选展览地点会选两种地方:一个是室内,要有代表性,中国美术馆,罗浮宫,美迪奇宫,或者在当地有代表性的广场如墨尔本的联邦广场,伦敦的市政厅广场,这些都有着人文历史意义或有艺术代表性的场所。因为展览已经做了这么多了,我更看重在城市里传播的效果和反响,尤其是在户外。而且展了这么多回,就要一站比一站更有冲击力才行。

  但要能做到这样又不容易。其实这些也没有刻意地准备,只是每次展览都在积累经验,在每一个地方都会注意观众们的接受、反应及评价,然后下一次就往更加有意义的地方去做。

  信息时报:实际上这个过程是一步步在推进的,在有了一个基础之后。你也曾提出要将巡展进行到底。

  许鸿飞:其实我的巡展没有计划也没有目的,比如澳洲展完了,我就去意大利,感觉若好,我就解决另外的城市。就是不停地这样展。我的想法是展览能做则做,我不是为了一辈子才做一个展览而准备很多年,我做展览也不是为了功利,也没赚到钱,因为展览时不能卖作品,多少出去多少回来,而我又不停地投入在展览,这么密集自己也想不到的。原来只是想每年做一两场,可以慢慢来,结果机缘巧合,已经慢不下来了,变成才一年就做这么多了。

  关于作品:每一次的行走其实也是在酝酿创作

  黄礼孩:接下来的展览,我觉得是每次展览后有个总结,最好的地方在哪里,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下次展览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信息时报:先去经历才会有感受。对于任何一个雕塑家来说,一年内11个国际巡展的数量和力度都相当的大。

  许鸿飞:而且都是这么大型的,并且每次展览的作品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我叫巡展,不叫巡回展,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每个时期有几件,别的一般都会增加新的作品。加上展览这么多地方,同一个月三个国家三个展览,肯定要补充很多新的。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激发我创作了很多新的作品。每次出去展览一回来,就马上做新的作品,因为有很多新的想法。

  所以最大的收获,就是新的作品不停地出现。这种收获是用钱买不到的,假如没有这些活动、这么密的频率,可能就不会触动我创作的灵感。现在变成,产生创作的想法和灵感很随意就出现了,因为在外面你看到人们对于我的作品的反应,也看到其他国家人民生活有趣的地方,反过来也会激发我的灵感。

  信息时报:巡展本身也是一种机缘,这种展览更像是种行走。在行走中的创作。

  许鸿飞:行走的过程,既是在学习,也是在工作。每次去一个不同的国家都很重要,因为在那些地方都有它有世界影响力的博物馆美术馆,其实除了展览,我主要就是奔他们的艺术展馆去的。不停地看,看那些在世界上很有影响的作品,许多在美术史教科书里我们都已经见过,但在原作面前,又激发你与它们直接的对接。

  关于传播:光包装不行,还是作品为先

  许鸿飞:这种深度艺术之旅,才是最有收获的。加上我几个(在国外)展览都恰巧碰到跟一些世界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展一起展,那也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我在墨尔本,在广场上展我的作品,旁边的艺术宫里就在展莫奈的印象派作品。在托斯卡纳也是,同时有个卡拉瓦乔及基里科的展览,我的展览跟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分别在一二三楼,既是巧合,也是机遇。。

  信息时报:就是这种传播效果比我们有意去想要都要不到的。

  许鸿飞:对。你看在佛罗伦萨美第奇宫,旁边摆的都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你没有通过做这样的展览,根本就碰不到的。所以这种收获也是想不到的,你只能在做的过程中去遭遇。展览过程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碰撞。所以这样的一种跟大师的近距离接触和接近怎么会不激发你的创作呢。

  所以就会觉得必须抓紧时间多做点想做的东西,就不会为了一些几年一次的主题展什么的等。然后就无所事事,或者为了某些展览而做一件作品,我是纯粹为了喜欢而做。出去看到这么多大师的作品,就自然会激发你思考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可以在短时间内去思考和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再晚三十年再碰到这个的话,才清醒的话,就没机会了。

  信息时报:所以你的展览都是有主动而为之的,但完全不是为了展览而展览。

  黄礼孩:这还是要有大量的优秀作品作为前提,同时具备冒险精神。

  许鸿飞:不要想太多后面可能会怎样,想太多什么都不要做了。

  信息时报:艺术传播的主动意识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是必须的。

  许鸿飞:而且不能等。有人说,你干嘛不等政府的经费啊。我这种做法也是人家想不到的。很多艺术家会有一种依赖性,你干嘛要依赖呢。不要老想着政府的支持,这可能也是我们这种体制下艺术家通常会产生的想法。

  信息时报:有点像谈恋爱,自己内在强大了,就不需要依赖对方。

  许鸿飞:对对。自己没有真正的实力才习惯依赖。如果只是在国外的唐人街中国城办展览,可能还不是真正的走出去。这种走出去基本就走不进去。

  我希望自己的展览既能走进去,而且又深入进去。你看在佛罗伦萨,之前展览过的意大利四个城市的人都来了,自费过来的。我也想不到,他们就是已经把我当成朋友了,这种交流变成自然而然的了。

  信息时报:中国文化走出去或许已经不是难事,怎么才能走进去,深入进去,怎么才能做到不同文化之间真正的交流和相互影响,进而让我们自己的文化产生影响力和辐射力。

  黄礼孩:中国出去的很多展览都是走过场,我们就是要扎根,跟当地发生关联,产生互动。

  许鸿飞:对,通过一个艺术家,可能会带动一个城市及政府之间的交流。不是展览完了就完了。

  我这么密的展览,国内也许有人并不当一回事,在艺术界估计也有很多传说。但你是不停在做事啊。其实每一地的作品效果反响都不同。在佛罗伦萨,那个议会主席看一次不够,后来自己又带着夫人过去看。他们其实是借此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当代文化和艺术。而雕塑又有着艺术语言的世界共通性,利于传播。

  黄礼孩:而且你的雕塑有着自我的鲜明艺术个性。

  许鸿飞:在外面看到人家的文化和积累,以前没想到的想法,现在想到了。行走给我打开了一种思路。

  黄礼孩:必须有种渴望,渴望改变。

  信息时报:在佛罗伦萨,艺术就是生活。但只有到了那里才会意识到。那些城市里和人们所有生活的细节,才会有感受。

  许鸿飞:人家对艺术的尊重,对文化的尊重都体现在细节里和生活中。

  这种走和看,会自然影响创作的激情,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一个展览只想得到什么回报和利益,那是很低层面的。黄永玉曾对我说,外面怎么说我们可以知道,但是不要管,还是做好你的事。我去看罗丹工作室,米开朗琪罗采石的打石场,就是想看看大师当时的条件是怎么样的。这样看来,就不会为了一个小展览而纠结,展览只是辅助性的,主要是自己想到要接下来怎么做作品,这个是不能停的。艺术家始终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信息时报:可能在艺术圈的很多人看来,你不是按常规做法去做。

  许鸿飞:我习惯了,只做值得做的事,不大管其他的事情。

  黄礼孩:很多年轻雕塑家也认为你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把以前老百姓很少关注的雕塑艺术,直接拉进生活里。

  许鸿飞:我把冷冰冰的雕塑拉下来了。我已经习惯了各种争议和说法,我的作品市场接受,老百姓喜欢。我不停地做事,让社会知道我,改变了大众对雕塑和雕塑家的认知。等不行,要跟世界对接。

  黄礼孩:你主动地推销自己,在观念上很具有当下性。

  信息时报:不是每个艺术家都能做到。但这种意识很重要。画家是否应有一种自我营销和公关能力?

  许鸿飞:光包装不行,还是作品为先。要社会接受你的作品,需要时间。包装出不了大师。你想想,各种艺术作品重复的多,有想法的少。要有自己的生活表达。对自己的创作要有清醒的认识,再坚持怎么做,再延伸。以后我会继续把握作品中厚重里的轻盈感。我在演变。每一个阶段都有变化。宋伟光说我的作品是生长性和运动性的,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