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 鸿 | 飞 | 的 | 艺 | 术 | 世 | 界

一 转载:以平民视角践行艺术创新——从文化符号学解读许鸿飞雕塑的艺术价值 一

一一

2015-01-07 12:36:1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文刊登于2015年1月7日《中国文化报》,作者:毕育辉

许鸿飞与嘉宾共同为雕塑展剪彩


许鸿飞在雕塑展宣传启动仪式上讲话


环肥的谐趣——许鸿飞雕塑展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宣传启动仪式


三个女人



与羊共舞


突围I


猪圆玉润


纵观中外艺术发展史,每一波创新思潮最初涌进时,社会上总会伴随着一股批判或反对的声音。因为作为表象性的艺术符号在以一种新的样式出现之后,固守原有审美原则的势力常常更多地只看到其不合时宜之处。殊不知,艺术的创新发展正在由于有一些艺术创作者尝试各种前所未有的创作路线、风格,实现对陈旧原则的反叛与扬弃。


在文艺创作领域,不论是在文学、绘画,还是音乐、雕塑等艺术门类,大众审美文化与艺术精英主义往往被认为是两个很难搭接或相融的美学立场。不过,总有一些艺术创作者以艺术创作实践来作出自己的回答。近年来,广州雕塑艺术家许鸿飞以独具特色的肥女雕塑作品形象,诠释了他的思考。


平民路线是相对于艺术欣赏的受众而言,许鸿飞的肥女系列雕塑作品,体现在他不再效仿崇高的审美范畴,而是选择了一种全新的平民视角。他的作品通过生活化的场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肥女雕塑语言,传达了阳光、自信、健康的母性形象。对于观赏者来说,这也是一种高雅艺术的大众化普及。因而,许鸿飞在尝试一条平民路线。


另一方面,从艺术创作的维度来看,许鸿飞在创作风格与艺术价值的拓展上,又在一次次努力实现突破。换句话说,许鸿飞在执着地尝试、求变求新,极力拓展一种艺术创作上的“有意味的形式”。许鸿飞的肥女雕塑形象不再是对现实摹仿,而是通过对生命、人性进行思考后以雕塑语言重新表达。从文化符号学上讲,他在用许鸿飞独创的肥女艺术符号,开拓雕塑艺术的创作空间。这些独特的艺术符号,正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评论塞尚绘画时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通过富有新意的结构和形式创造来表现作者的艺术主张。


当你在欣赏许鸿飞肥女雕塑作品时,面对那些肥大的身躯,你不会想到在现实世界里去寻找所谓的原型。因为这些肥胖的艺术美感表现的是一种抽象化的、夸张的体态,展示出创作者深谙表现主义的浪漫情怀。这些体态肥硕的女性形象,竟然也充满着轻盈的动感与张力,畅快淋漓。而实际上,这些夸张的形态与现实相比,又都经过了陌生化的处理。比如《马上》、《肥骑击鞠》、《奔》、《争》、《林中阳光》等,所有的形象表现出似乎不顾地心引力的飞扬旋律,柔美多姿。毫无疑问,这些写意类的雕塑形象是一种陌生化的符号塑造。俄国形式主义代表学者什克洛夫斯基在其《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了陌生化理论。他说:“那种被视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醒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物,使石头变成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像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识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陌生化手法,是复杂化形成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


常态化的形象形成了人的习惯性,使感觉迟钝和麻木,艺术形式的作用在于唤起人的生活感受,形式的陌生化可以调动人的感受能力,重新激发这一领悟过程。由此人们常常说艺术中的人物形象应是熟悉的陌生人。所谓熟悉是具有关联性的,而陌生化才能产生新的视点和不同的感受。这对于雕塑等设计造型艺术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管许鸿飞自己主观意识上是否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总之,他的艺术作品皆反映出陌生化的创作理念。


众所周知,形式与内容是反映事物外在和内在因素的一对范畴,两者不能完全割裂开来。因此,现代匈牙利美学家卢卡契也指出,艺术的形式是有特定内容的形式,艺术创作在于将素材加工转化为与本质内容相适应的形式,从而产生特定的激发作用。熟悉——陌生——熟悉,这是认识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黑格尔说,熟悉的东西往往并不是人们所认识的东西,所以,为了认识事物,人们应借助一种新的视角使熟悉的东西陌生化,通过陌生化的再认识,从原来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新的认识点,从而更为深刻地认识它。用陌生化的艺术手法,表现平民化的创作题材,这正是许鸿飞想通过雕塑创作实现审美在大众取向与精英主义间的对接与融合。这种艺术创作的尝试,可以让人比较迅捷地感受到人性中本真的一面,而又没有距离感。


不能不说,许鸿飞的雕塑创作是对人自身的一种观照与反思。只不过,他的这种观照是用一种具象的符号形式,以普通大众容易接受的审美样式来传达和展示。


对人自身的思考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看来,人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抽象本质,也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人性,人的本质是永远处于劳作之中,这种劳作使人不断创造出各种文化成果。


许鸿飞也一直在用雕塑的语言思考人性的本质和艺术更宽广的空间。他曾说,做具象做得再像也是技术层面的,很多人能做,但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精神,只能叫工艺,不能叫艺术作品。由此可见,许鸿飞一直努力寻求突破的,不再是追求技术和工艺,而是直达艺术价值最深层的思考,这是一种带有哲学意识的反思。


雕塑艺术用的是符号思维,从事的是符号活动。符号活动也正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代表性的特征,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种条件。所以,不只是雕塑,甚至语言、神话、艺术、科学等各种符号形式的存在,都是人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上讲,如果说艺术不是对现实的摹仿而是对现实的发现,那么,许鸿飞所做的正是将他的发现,通过陌生化、夸张式的艺术符号进行表达。


他的艺术发现是深邃的,然而作品的呈现形式,却又是大众化的、平民式的姿态。原本容易背离的“大众审美”“精英审美”两个主张,在许鸿飞这偏偏于无声中实现了融合。对于许鸿飞雕塑的艺术价值,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罗一平评论说,许鸿飞雕塑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对神祇和英雄的进一步追随,而在于他将雕塑带入了凡人的时代。许鸿飞的雕塑是凡人的雕塑,是吸引观众用生活而非崇拜或史诗去填充的雕塑。许鸿飞的作品让雕塑成为和观众在一起的一个凝固的群体,当观众走近这些作品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些胖女人的形象是生活中可见的,而又是从生活中夸张的,她们很诙谐,但是不矫揉造作,是生命化、生活化和世俗化的。所以许鸿飞的雕塑保留了所有雕塑语言的美,这其中包括了宗教的美和纪念碑式的美,只是他把这种美市民化了、诙谐化了。


许鸿飞自己也表示:“我所追求的是平民化的雕塑,而不是宏大叙事,我希望这些诙谐的、幽默的雕塑能够打破以往城市雕塑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感、敬畏感,让每一件作品放在广场上,都能和老百姓互动。”他的理念与艺术创作实践始终如一。从20141225日、26日广东崇正2014年秋季拍卖会“肥之随想·许鸿飞雕塑艺术”专场中成交的几十件作品来看,目前许鸿飞的创作理念和艺术成果得到了艺术品市场的认可和检验。其中,一件翡翠雕塑《野趣》以368万元成交。


艺术作品都是情感的外化。这种情感无论是对于艺术家还是普通欣赏者,都会存在于他们的内心深处。区别在于,普通人的这种情感是混沌模糊状态,而艺术家则比较明确和清晰。艺术家不仅必须感受事物的“内在的意义”和它们的道德生命,他还必须给他的感情赋予外形。艺术想象最高最独特的力量表现在这赋予外形的活动之中,外形化不只是体现在看得见或摸得着的某种特殊的物质媒介,如青铜、大理石、玉石等材质中,而是体现在激发美感的形式中:结构、线条、布局以及具有立体感的造型。在许鸿飞所采用的雕塑材质中,他能驾轻就熟地将他的灵感外化到石头、青铜、玻璃钢、木头、翡翠中。观众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产生的审美愉悦感便是内心共通性情感的一种共鸣。


卡西尔也指出:“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但是这些运动的形式、韵律、节奏是不能与任何单一情感状态同日而语的。我们在艺术中所感受到的不是哪种单纯的单一的情感性质,而是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是在相反的两级——欢乐与悲伤、希望与恐惧、狂喜与绝望——之间的持续摆动过程。使我们的情感富有审美形式,也就是把它们变为自由而积极的状态。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情感本身的力量已经成为一种构型的力量。”


很明显,艺术就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它是运用表象性符号的方式把情感转换成诉诸人的直觉的东西。艺术品作为符号是一个有机整体,其符号功能只能在一个同时性的完整表象中发挥作用。如雕塑的造型、线条或色彩脱离了整体结构就没有独立的意义,同样,一首乐曲中的一个音符、一段舞蹈中的身姿只能在整体情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肥女雕塑中,无论是巨无霸式的丰乳肥臀,还是粗壮的臂膀腰肩,它们都是一个相呼应的协调搭配的完整有机体,它的意味是由形式见出,它是一种有意韵指向的形象,它是一种暗喻,有其自身公开的或隐藏的真实意义。


从现有的成果来看,许鸿飞的肥女雕塑以平民视角实践着他在艺术创作上的精英主义。这二者表面上看是冲突的,但经过思考后,你会发现二元对立的思维真的适合艺术创作者,只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总有一天,你会像第一次看到许鸿飞的肥女雕塑一样,眼睛会在一秒之内,感觉突然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