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 鸿 | 飞 | 的 | 艺 | 术 | 世 | 界

一 “肥女”再度获奖,你服气吗? 一

一一

2015-12-25 15:28:14  来源:石磨坊




1

一部《肥女进宫》,让之前名不见经传的新锐导演莫政熹和他的两个搭档吴京蓬、谭俊走进了大家的视野。《肥女进宫》斩获第2届旧金山新概念电影节的优秀纪录片奖,可谓实至名归。这部以艺术家为题材的纪录片,在电影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是不少老资历的电影人表示不服气。他们的不服气很好理解,因为《肥女进宫》的核心团队只有三个人,还都是第一次拍正式电影的年轻人,《肥女进宫》的获奖,无疑狠狠地抽了他们一记耳光。



2

就在这些人还没有缓过起来的时候,又一个消息传来——莫政熹、吴京蓬、谭俊三人组打造的另一部以许鸿飞先生和他的“肥女”为题材的电影《突围》,入围了第11届中美电影节,角逐最佳纪录片奖。中美电影节具有很高的含金量,《突围》能够参与最佳纪录片的角逐,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虽然最终《突围》并没有拿到最佳纪录片这一大奖,但是电影本身的优秀折服了苛刻的评委,也打动了普通的民众。

3

《肥女进宫》和《突围》先后入围国际电影节,并获得极大的声誉和肯定,这是对那些质疑和不服气的人最佳的还击。如果说一部纪录片入围还有可能是运气,那么两部纪录片分别入围国际性质的电影节,就只能证明创作团队的实力确实非同凡响。

4

和上一部纪录片一样,《突围》由莫政熹、吴京蓬、谭俊三人组作为核心打造,和《肥女进宫》是同一个班底。在接受采访时,项目统筹吴京蓬先生这样表示:“说实话,《突围》能够入围中美电影节这样高标准的电影节,还参与角逐最佳纪录片,我们自己也有些惊喜。毕竟我们基本上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我想我们之所以再次获得肯定,这与大家的努力和才华分不开。莫导在这方面的才华没得说,他欠缺的只是经验和更大的舞台。而谭俊杰出的专业素质与丰富的摄影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们这个团队经验不足的缺陷。至于我自己嘛,不过是负责协调,这两部电影的功劳,都应该算在他们两个和其他辛苦的工作人员身上。“

5

《突围》和《肥女进宫》一样,在获奖之前都曾在“肥女”的展览地点播放。笔者曾在长期展览许鸿飞先生“肥女”系列雕塑,位于广东美术馆负一楼的大美画廊里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群参观者,有老有少,身份各异,他们静静地站在放映《突围》的屏幕面前,目不转睛,陶醉其中。据大美画廊总经理吴杰荣先生透露,不少参观者在看完之后,询问是否可以购买《突围》的光碟——他们对《突围》的喜爱可想而知。

6

如果说《肥女进宫》获得大奖是点燃舆论的导火索,那么《突围》角逐大奖无疑是“火上浇油”了。这不禁令我们进一步思考,在这样一个动辄讲究大制作大投入,商业片大行其道的时代,如何拍出一部既获得专业人士肯定,又为普通民众所喜爱的小众纪录片?

7

吴京蓬先生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答案:“就像我之前所说的,许鸿飞先生和他的雕塑,本身便具备雅俗共赏的难得属性,这是题材方面的原因。其次,我们三个人拍电影的初衷很纯粹,没有夹杂其他目的,这使得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电影的拍摄中来,这是动机方面的原因。最后,我们这个团队虽然年轻,但大家都非常优秀而且努力,各尽其能,这是团队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