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 鸿 | 飞 | 的 | 艺 | 术 | 世 | 界

一 转载:“南派雕塑”:始终与时代和城市发生密切关系 一

一一

2016-06-04 19:34:57  来源:《信息时报》

原文刊登于2016年6月4日《信息时报》

《五羊石像》、《孙中山纪念像》、《广州起义纪念碑》、《雨花台》、《刘三姐》、《鹿回头》……一座座让我们感到亲切而熟悉的雕塑里,不仅寄托着几代人的城市记忆,也凝聚着广州雕塑院历年来的辉煌。5月31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广州雕塑院、广东美术馆承办的“铸造时代——广州雕塑院60周年作品回顾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近160件雕塑作品,同时还展示了一批珍贵的资料照片,这不光是对广州雕塑院60年历程的回顾,更是对广东雕塑史的一次重新阅读。

广州雕塑院

  展览开幕式之后的学术研讨会上,学术主持、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艺术评论家皮道坚表示,广州雕塑院60年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社会与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由众多广东雕塑名家共同开创的“南派雕塑”,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独特景观与社会文化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象征。

  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为此也接受了信息时报专访,介绍了展览以及广东雕塑的发展历程。

  现场

  高扬“南派雕塑”旗帜,“城市性”是广州雕塑的鲜明特征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雕塑委员会主任黎明认为,广州有广州雕塑院和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这样南中国雕塑界的“双璧”,如尹积昌、潘鹤、唐大禧、林毓豪等众多岭南雕塑家形成了“南派雕塑”的群岭,时代产生了这样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没有辜负时代,创造出一批深深为人们记住并喜爱的雕塑。在欢庆广州雕塑院60周年华诞之时,人们更应该仔细梳理“南派雕塑”的特质与经验。

  那么“南派雕塑”最具代表性的特质是什么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邹文表示,南派雕塑,或者更具体说就是广州雕塑的最大特征,就是进入城市,与城市密切地发生关系,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话语和频道,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

  邹文对此次展览中第三部分“回归个体”的提法表示了异议,他说:“如果‘回归个体’是广州雕塑未来的学术精神,那么我感到担心,在我心目中,广州雕塑是以另外一种东西让我由衷敬佩的。就是你们处理了个体与城市、个体与时代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如果说研究中国雕塑要提出一个节点的话,那么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雕塑都是与农业文明有关的,或者说在农耕情绪、农村题材中变化,产生造像艺术或者陈设器具,与之有鲜明区别的,是时代促成的城市文化与新的文明。广州具有鲜明的城市性,从辛亥革命开始,就从城市里来发言,来建立体系,同样,广州雕塑也以城市性为其鲜明的主张。从广州解放,有五羊雕塑开始,广州雕塑就是见证了城市的新生与崛起,之后60年的足迹,无不围绕着城市文明的步伐。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雕塑走在了全中国的前面,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它紧紧贴着城市与时代在发展,在发生新的经验。”

  邹文强调:“广州雕塑比别的城市、或者比中国历史上的雕塑优秀的地方,就是从城市里吸取了最有时代特征、最有前瞻性的部分,它永远处在改革的前面,在城市上做文章。”他认为,艺术的确具有张扬个性、为社会提供丰富性与差异性的功能,但相对于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雕塑更应该永远清醒自觉地保持着与公众、与城市、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点,广州雕塑过去做得很好。

《猛士》 唐大禧 雕塑

  “铸造当代”还需“书写历史”

  此次展览的标题是“铸造时代”,可见对于展览的策划与梳理者来说,深刻意识到了广州雕塑与时代的紧密相关。在雕塑作品之外,还同时展出了一批影像、年表、历史照片等文献一起“述说”作品,试图立体地展示60年的广州雕塑史。然而,这样的展示仍然显得有些苍白与简单。

  “这些作品本身深深地刻下时代的烙印,可是我也很想从文字上得到更多的资讯,我在展厅里面找了很久,看到那些黑白照片,可是旁边都没有文字的解读,我觉得这有些遗憾。”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吴雅琳教授表示,当代雕塑文献的保存与整理工作刻不容缓,因为历史细节的丢失就是在不经意中逐渐产生的。书写好我们的历史,才能更好地铸造我们的当代。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蒋志强教授对此也有同感,他说:“我们从事雕塑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每一个项目的落成都可以写一个经典的故事,像潘鹤先生、唐大禧先生这样优秀的雕塑家,我们很想了解他在创作中的思考与工作过程,仅仅几张黑白照片,没有附加文字,这让我们觉得有些遗憾。”

  皮道坚认为,广州雕塑院不光是广东最早的雕塑艺术机构,同时也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三家雕塑创作专业机构之一。作为南中国雕塑之典范,广州雕塑院历年为国内培养了多位著名的雕塑家,创作了一系列精彩的大型纪念性雕塑、城市景观雕塑、民间雕塑及架上作品,当中不乏有城市的重要地标和著名景点,是广东美术史、乃至新中国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州雕塑院60年的历史,从艺术史、文化史、视觉发展史的不同角度,可以做个案的或宏观的研究,“这也是我们书写当代艺术史应该做的工作”。 

  “南派雕塑”将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

  在座谈会上,也有专家表示,虽然一次性看到60年间这么多名家的雕塑作品非常感动,但也产生了一些遗憾:“160件作品全部看完,感觉材料非常单一,样式也比较单一,展览代表了广州雕塑院的历史,但是不太能看到当下与未来。以广州雕塑院目前的创作条件和创作水平来说,应该在新的时代中继续起到引领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60年前的辉煌。”

  皮道坚表示,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代,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发生了转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州雕塑如何应对新的媒体、新的材料、实现雕塑语言的转变,这将是广州雕塑家们共同面对的课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雕塑家在创作中不断寻求形式与风格的突破,在中西方的文化资源中吸取养分,实现雕塑语言的转变。创作题材愈加多元丰富,从宏大的历史叙事逐步转向个人对现实生活意趣的表达,在当今社会的文化语境中,艺术家们利用自身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方式为作品注入更多鲜活的元素,从语言、形态、媒材、观念上也得到不断的创新。

  《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认为,包括广州雕塑家在内的中国当代雕塑逐渐从单纯学习西方走出,显示出带有独立的“中国人的认识论”的态度,广州的中青年雕塑家们正在进行的多元的探索,令人期待。

许鸿飞:广州雕塑院走过的60年历程

许鸿飞雕塑《九天九夜》

  “自1956年在广州市市长朱光的指导下成立‘广州人民美术社雕塑组’,到1988年正式命名为‘广州雕塑院’至今,广州雕塑院已经走过60年的历程。回首广州雕塑院60年来的发展历史轨迹,可以清晰看到她呈现出来的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国家一级美术师、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接受信息时报记者专访时介绍,综观广州雕塑院60年来走过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创作成果,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历史群雕”、“城市印记”和“走进生活”。

  “恰如展览板块划分,‘铸造时代’所呈现的是广州雕塑院艺术家们于上世纪50~60年代创作的系列大型纪念性雕塑、革命历史群雕。”许鸿飞说:“此发展阶段,雕塑艺术家们将雕塑视为人民需要的艺术,自觉地以雕塑艺术为国家、社会和时代服务。他们以写实性、纪念性的雕塑语言创作了大批缅怀先烈、歌颂英雄、反映新中国建设重大事件的雕塑作品,例如《五羊石像》、《孙中山像》、《广州起义纪念碑》、《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像》、《刘三姐》等,不少作品在中国雕塑史上铸写了里程碑的意义。”

  “相对于50~60年代的集体性艺术行为而言,改革开放阶段的雕塑创作有另一番新景象。此阶段,我们以‘城市印记’来标示。”许鸿飞介绍,此发展阶段的雕塑作品侧重于反映城市的象征性意义:“人们与这一时期的公共雕塑作品接触,往往可以从中感受到这一座城市的核心精神和文化气质。这些作品,往往体现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展望与决心,涵蕴着这座城市的市民生息、成长和希望。”

  “新时代,新风貌!新世纪的到来,我们的雕塑也随之呈现出新的时代面貌。”许鸿飞介绍,近15年来,艺术家们的雕塑作品变得越发亲民而更具生活气息:“这是‘走进生活’的体现,也是‘回归个体’的需求。以上下九步行街和沙面岛的系列‘西关风情’雕塑为例,活灵活现的特色雕塑,重现着古老西关的风情。一个个充满生活情趣的西关故事,令人禁不住追忆起那些与民俗相关的贴心往事。”“这就是把‘人’的需求与发展放在首位的艺术呈现,是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许鸿飞如是说。

许鸿飞雕塑《吻》

  谈到未来的雕塑艺术的发展方向,许鸿飞仍然以“走进生活”和“回归个体”来标记:“还有就是‘与国际接轨’。事实上,跨越国界的就是‘人’的需求与关注,是亲和力的体现,是互动的体验。”许鸿飞认为,对人的内在需求的挖掘与呈现,是未来雕塑创作的不二方向:“以‘心’相交,更为深入、细腻地表达现代人的精神状态,关注人的内在精神需求,呈现更为丰富的心理感受;回归个体,更多地注入创作者自我的主观情感和价值判断,更加多元地展示自我的风采,将为中国雕塑史书写上缤纷灿烂的新一页。”